產品列表PRODUCTS LIST
普惠制的新能源汽車補貼制度帶來的不僅是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蓬勃發展,還為各大車企帶來豐厚的政策紅利,來自國家和地方政府的補貼為上市車企的業績添色不少。
從各大上市車企發布的2016年年報來看,其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迅速,同時新能源汽車補貼也成為不少上市車企凈利潤的主要來源。
“補貼高不是問題,耐電壓測試儀問題是這一補貼成為企業賴以盈虧的支柱,”一位不愿具姓名的業內人士表示,2016年的補貼恐怕將不復之前的豐厚,尤其是2017年補貼正式開始退坡,未來車企必須將發展重心向產品與市場轉移。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認為,補貼退坡以后,整個產業必將從政策導向型轉為市場導向型,企業要研究市場需求,要挖掘潛力,推動產品創新。
補貼影響上市公司業績表現
2016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50.7萬輛,同比增長了53%。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100萬輛,排名*。這其中很大程度上是國家政策與新能源汽車補貼的功勞。
根據各大車企發布的年報來看,來自新能源汽車的補貼也成為了業績亮點,更有部分企業的補貼部分成為上市公司扭虧為盈的業績神筆。
例如江淮汽車就因為2016年的新能源汽車補貼受益而引發各界關注。2016年江淮汽車的凈利潤11.62億元,同比增長35.49%。這一年中,江淮汽車所獲得的新能源汽車補貼金額則高達35.73億元,超過了凈利潤的三倍。
另外年報顯示新能源汽車國家和地方補貼應收賬款總計43.87億元,其中新能源汽車國家補貼在2016年末余額為36.57億元;新能源汽車地方補貼在2016年末的余額為7.3億元,期末賬齡為2年以內。金額不可謂不龐大。
值得注意的是,年報顯示僅僅營業成本(474.56億元)、銷售費用(32.84億元)、管理費用(33.35億元)三項就已經超過營業總收入的總額。能出現11.6億元的凈利潤與新能源汽車補貼不無關系。
“如果沒有政府的補貼,或者政府補貼沒有那么多,江淮的業績可能不會像現在那么光鮮亮麗。”有證券分析師這樣表示。
另一大新能源乘用車企業上汽集團2016年新能源汽車收入64.93億元,由此帶來的新能源汽車補貼高達22.33億元,占銷售收入的比例高達43%。
以乘用車相比,耐電壓測試儀純電動客車的補貼額度更為驚人,一臺純電動客車動輒50-100萬的補貼金額,為各大客車企業帶來了極為豐厚的紅利。
新能源客車領域的車企同樣成為新能源汽車補貼的zui大受益者。宇通客車日前發布的2016年年度報告顯示,2016年營業收入為358.5億元,新能源汽車收入187.46億元,其中新能源汽車補貼99.54億元,占新能源汽車收入的53.1%。如果排除掉新能源汽車補貼,公司營業收入實際增長 6.33%。
另一大客車企業中通客車去年收到的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高達20.36億元,相當于其全年營收的1/4。曙光股份2016年實現凈利潤6068.97 萬元,該公司2016年全年新能源客車銷售僅568輛,但其新能源客車業務卻有4.02億元的收入,其中新能源汽車補貼1.119億元。
亞星客車2016年年度的凈利潤預計有6000萬元到8000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97.08%到296.11%,實現扭虧為盈。今年2月和3月分別兩次收到了2015年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共計2.29億元。
可以看出,對于不少企業來說,來自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新能源汽車補貼直接改變了公司全年的業績表現,甚至成為企業利潤的主要來源。
紅利消失如何維持利潤穩定
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迎來了補貼下降,而這只是開始,4年后我國的新能源補貼將全部消失。
以電動客車為例,2017年中一輛10米長客車的國家補貼比2016年至少下降40%,另外地方補貼不得超過國家補貼的50%,這個幅度不可謂不大。
在各大車企的2016年業績報告中,新能源汽車補貼金額之所以巨大,主要得益于是2015年的補貼金額十分豐厚。
但2016年間,新能源汽車市場尤其是客車市場受政策調整、騙補等因素影響,與2015年相比有所下挫。而2017年的補貼幅度將不如從前,相信各大上市車企2017年的成績單恐怕將受到考驗。
雖然對于補貼下降各大企業早有心里預期,但如何在紅利速降后維持利潤的穩定性,毫無疑問將成為所有既得利益者2017年的共同挑戰之一。
2017年初始,為了應對補貼退坡的壓力,不少乘用車在銷售終端悄然提價。另外高工電動車網了解到,目前各大車企均向核心零部件廠商提出降價要求,尤其是對電池廠提出降價30-40%的要求。
不過,耐電壓測試儀將補貼下降的壓力向上游零部件傳遞進展的并不順利,據了解現在不少車企尤其是客車企業與電池供應商的價格談判陷入了僵局。
一方面是雙方對價格下降的幅度難以調和;另一方面,雙方對誰更應該承擔補貼下降的壓力看法不一。
而這只是補貼退坡的*年,接下來幾年的壓力還將逐步加劇。在此之前,由于國家與地方政府為推動新能源汽車增長大派“紅包”,已經成為現階段一些車企謀取利潤的重要手段,甚至出現了違規謀取補貼的現象。
“新能源汽車補貼逐漸退坡是勢在必行的。”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在接受采訪中指出,“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已經很多了,如果未來補貼力度不變,政府財政負擔將非常沉重。”
他認為,未來新能源汽車應該靠產業自身的發展、企業技術的進步來發展壯大,而非一味地依賴國家財政補貼。新能源汽車尤其是純電動汽車的“斷奶”,不但能夠促進產業整體的發展,還能夠優勝劣汰,催生出更加的企業。
另外也有人士指出,車企要懂得規避“短視效應”,不能將眼光局限于現下的各類優惠政策與補貼,更應該考慮抓住有利時機謀求長期發展戰略。